古诗三首《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学三维目标 1.读通并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拓展送别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 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拓展送别诗。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1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诗仙李白写的一首有名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谁能来给大家背一背?(指名2-3人背诵,正音)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染下,用朗读将自己再次带到那江边依依惜别的场景中去!(生配乐齐读) 2.师:这首送别诗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带着这份感动,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第二首送别诗。 一、兴趣导入2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也将一起学习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2.(播放课件)读题(板书课题),你从诗歌题目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使”(渗透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师补充“出使”的通俗说法:就是受朝廷之命去某个地方做官) 二、整体感知 1.简介课题 【交流点拨】 (1)(课件显示王维简介)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知道宋朝大诗人苏轼怎么评价王维的吗?课件出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 (2)其实,在课文中还有许多生字,现在它们来到我们面前,你会读吗?(课件出示,教学生字新词。) 2.读通古诗 【交流点拨】 (1)初读:请大家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 (2)第一遍,一字一句读,争取把古诗读正确,读准每一个字; (3)第二遍,大声读,试着读出节奏来; (4)第三遍,还可以合着节奏摇头晃脑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它所描绘的画面。 (5)如果老师没有喊停,你还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读下去。 (6)汇报读,教师在点评中教学多音字。(播放课件)师:这句诗中的两个多音字你读的特别准确,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知道它们的另一个读音吗?(课件出示,学生读一读组词)这两个多音字在诗中是什么意思呢? (7)指名回答,完成课作。师:看来大家已经把这两个字牢牢记在心里了。让我们把这两个字带回到诗中去,再来读一读这句诗。 三、认知贯通 1.理解诗意 【交流点拨】 (1)你们都只劝了一杯酒,王维劝元二呢?从哪里知道(体会:更尽——更:再,尽:完。)可见是劝了一杯又一杯啊。为什么劝了又劝呢?猜想一下。(生说,师随机点评) (2)根据学生回答引导:王维为什么会如此不舍呢?再次出示地图,标明两地距离,师适当补充:安西距离渭城……公里,就算是坐马车,元二也要走上大半年才能到达,更何况这一路去都是茫茫戈壁,人烟荒芜。(配图)现在你觉得,王维对老朋友出使安西仅仅只有不舍吗?还有什么?(生说:还有担忧;还有祝愿) 离别在即,王维不舍啊。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杯中的酒,酒有喝尽的时候,可不尽的又是什么?(生说)是王维对元二的深深不舍以及切切担忧,因此他饱含深情地对元二说——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好一幅离别劝酒图啊。现在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诗的大概意思说清楚了呢?指名学生说:一个下着小雨的早晨,王维在渭城送元二出使安西。他们在客栈里喝了一杯又一杯的酒,还是不舍分离。 (4)人生自古伤离别,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王维对朋友的款款深情吧!齐背。 (5)在课作本上完成默写。(教师在黑板上给出“渭““浥”两字,供不会写的同学抄写。) 2.感悟情感 【交流点拨】 (1)苏轼曾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读读诗句,看看插图,说说你的眼前浮现了哪些景物?或者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师板书:景) 反馈:朝雨。理解:朝:早晨。浥:湿润。 客舍:旅店,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 柳树:什么样的柳树?(清新的、绿绿的……) “柳”是“留”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以上景物学生边讲述老师边画图、板书:朝雨、客舍、柳色,创造情景) (2)师:多美的渭城啊!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种美吗?(指名2-3人读,男女生配合读)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db1f35c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