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认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第二学段《数学》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学主题:比例的认识 课时: 1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中内项的积等于外项的积”的规律,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解比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评价任务 1、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新课做好铺垫。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的认识对孩子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所以让孩子们自学,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读数学书的习惯。 3、重点学习组成一个比例的两个比哪两个数是外项,哪两个数是内项。因为有的孩子会由于粗心、随意而找错外项和内项,所以这一部分花的时间要较多些。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 旧知铺垫 环节一 激趣导入 整体感知 5分钟 1.什么是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为新课做好铺垫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评价目标一)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用ppt课件出示课本情境图。 (1)观察课本情境图。(不出现相片长、宽数据) 环节二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3分钟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图片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你知道这些图片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3)这些图片的长和宽的比值各是多少? A.6 ∶4= B.3∶2= C.3∶8 = D.12∶8= E.12∶2= (4)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 ①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12∶6=8∶4,所以就像。 ②A长与宽的比是6∶4,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就也像。 培养孩子的自 (评价目标一) 学习过程 评价要点 主学习能力 (评价目标二) 环节三 解疑答惑 发现规律 12分钟 认一认。 图D和图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值相等,图A和图B两张图片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12∶6=8∶4 6∶4=3∶2 (5)什么是比例?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找比例。 在这四副图片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学生猜想另外两副图片长、宽的比值。求出副图片长、宽的比值,并组成比例。 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 (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 拓展延伸 8分钟 如:3∶2 =12∶8 6∶4= 12∶8 调制蜂蜜水时蜂蜜和水的配比情况,根据比例的意义,你能写出比例15 (1)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2)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3)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培养学生将新 吗?写一写,与同伴交流。 蜂蜜水 蜂蜜水 蜂蜜/杯 2 3 水/杯 10 (评价目标三) 环节五 课堂总结 3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怎样去判断比例?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评价目标三) 附: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 12∶6 = 8∶4 内项 外项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f8fadba49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