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形象体验促小学低段“立德树人”落地 作者:阚功稳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2期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目的是通过获取知识和不断实践提高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和个人修为等,增加对生活的感受力,从而认识自己、提高自己,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社会有用之人。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来,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教师作为学生成长发展的指导者,必须在教育教学一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育为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尤其是对于刚迈进小学校门的低龄段学生,更要以引路人和标杆者的身份,以形象认知和实践体验引导孩子们感知要立什么样的德、要做什么样的人。 一、名人故事,引导学生感知“要立什么样的德” 现代汉语对“德”的解释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在古代,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这十种传统美德,新时代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大德、公德、私德。所谓“立德”,就是把中国古代优秀民族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未来,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内心构筑强大的理想和道德支撑。 对于一二年级的低龄段学生,其对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只是一个初步的看法,思维是“幼儿园”思维的延续,处于半逻辑状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立德”的过程要以可见、可感受、可认知的故事入手,告诉孩子什么是德、要立什么样的德。 基于以上认识,一方面,我以国学经典为依托,引导学生从历史故事中认知美德。我利用校本课程讲述《三字经》《弟子规》里面的孔融让梨、铁杵成针、大禹治水、韦编三绝、黄香温席等历史故事,播放绘本幻灯片,组织孩子们看封面插图、大胆预测、观察图画、寻找线索、大胆自由发表观点、共同验证预测结果等,通过“一问一答、步步深入”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感知“什么是美德,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品德”,形象化地种下“仁义礼智信”的美德种子。 另一方面,抓住传统节日、纪念日的契机开展宣传活动。如,在八一建军节播放军人保家卫国的宣传片,让学生感知解放军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服从意识;在国庆节播放阅兵视频,向学生们展现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儿童节,让孩子写下自己的梦想,用梦想的力量引导自己勇敢前行;在母亲节,让孩子们为妈妈画张像、做张小贺卡、写下心里话等,表达感恩之情。 二、挖掘教材,引导学生明白“要树什么样的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5c9b36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