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开题报告1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提高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开题报告 一、 课题提出的目的、意义 目的: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习作从被动、无奈走向主动和快乐,写作兴趣和能力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 2.探索学生生活实践与作文训练的结合点,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说话、独立思考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和作文教学方式也能得到改变,教育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意义: 初一的学生作文总体水平偏低,大都不愿写作,一上作文课就头痛,觉得无话可说。一节的课的结束,寥寥数语,到交作文的时候,只能应付了事。主要表现是:词不达意;说话啰嗦;结构零乱;中心不明;缺乏文采;书写潦草;立意肤浅等。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觉得写作是一件轻松快乐的事,为了有效地提高写作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提高初中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课题。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基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人类社会正进入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掌握科学技术新知识、获取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学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因此,作文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 基于当今作文教学改革现状的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又为服务,但当前小学作文中,作文与生活分离现象比较严重,很令人头痛。学生习作千人一面,缺少个性,或假话、套话、空话、成人话连篇。这一切告诉我们,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生活出发,应适应社会的需要,紧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三、 课题的界定、研究假设和理论依据 作文的教学,是让作文教学的内容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自然延伸,写生活内容,反映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让生活走进作文教学的课堂,让作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也就是说作文教学要面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寻求作文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使作文走近学生生活,为作文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语文教学为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构建的一整套符合学科规律和学生特点的,并能在写作活动中充分展现的作文教学系统。这决定了课题研究的最终结果是教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课题实验的成果,将体现为学生普遍的洋溢个性精神光彩的文章和教师卓有成效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及训练模式。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学生作文指导策略的研究 ————创设有利于作文教学的环境,实现学生从“怕写”到“愿写”的转化,达到会写、乐写的境界。 ————注重积累,关注生活,丰富写作素材,激发表达欲望,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人文素质和谐发展。 ————进行作文教学的多样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 2、 学生作文训练内容的序列化研究 ————创立学生作文素材库 3、 学生作文教学评价要素及方法的研究 ————关于学生作文的评价要素及方法 ————关于教师生活作文指导课、评讲课、作文批改等作文教学行为的评价要素及方法 五、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1、 资料研究法。通过广泛而细致的阅读教育名著,吸取其先进的教育理念,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经验总结法。及时从课题实验中总结得失,撰写研究报告,实验论文,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 3、 个案研究法。对调查研究的对象,做好相关的跟踪记录,定期进行分析。 4、 实验法。通过实验班级实施计划和方案,即使调查实验方案,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六、 研究的周期、步骤与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时间是自2011年4月至2014年10月,具体拟划分为三个阶段。 1. 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 (1) 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归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制订课题研究计划,编写实验方案,并申报立项。 (2) 确定研究班级,调查、分析学生年龄特点及作文的现状,积累研究素材。 (3) 确定研究方法,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方案的内涵,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2. 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4年7月)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并做好对实验目标、实验内容进行调查、记录、调研、研讨展示等工作。主要工作安排: (1) 进一步学习相关理论,积累和筛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等作研究借鉴用,逐步探索出学生起步作文指导的有效路径和具体策略。 (2) 展开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如问卷调查、课题研究课、教学沙龙、教学竞赛等。 (3) 做好这一阶段的分析总结工作,并修订完善实施方案。 本阶段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9月—2012年7月): 1、 创设阶段,在阅读中训练写作,“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这个道理。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读书,要读第一流的著作。”名著,名篇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高度概括和结晶,这些作品的丰富思想文化内涵,对学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巨大的激励作用,这些作用将是有限的课本知识所无法替代的。 具体实施内容:习惯的养成,因为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良好的习惯。2011年9月。学生坚持晨读。 教师指导学生晨读内容,并持之以恒,以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词汇量,逐渐提高写作水平,可谓一举多得。例如为了迎接教师节,以“感恩”为话题,让学生写作成文,要求把日常的积累运用其中,让感恩成为学生的自然心声的流露。教师批改以后,做到排查摸底,心中有数,排查他们各自的作文水平,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因材施教单项训练做好准备,教师要做好优中差等作文材料的积累,为今后的逐渐进步做好参考基数。 2、 激发学生热情,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训练手段,做好摘抄好词、好句、好段及学生生活中的有关素材。教师可要求学生准备几个专用读书摘记本,可以摘抄的东西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名言(诗文),警句,谚语,格言,佳句(指含排比,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手法,内容健康的句子);(2)鲜活、生动的口语;(3)典型的人和事;(4)精辟而独到的见解;(5)精彩的描绘片段;(6)颇有特色的顺口溜。 2011年10月,坚持每天的积累,并在语文课前的三分钟以演讲的形式展示或背诵名人名言,或背诵佳句秒段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增添学生作文文采,例如为迎“十一”以让学生写征文的形式征集优秀作文,作文中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积累的秒句,比谁用的恰到好处,从而极大跳到学生积累的热情,让积累真正成为一种习惯。 2011年11月训练学生说清楚说明白。各种表达方式的训练都要到位。如,人物肖像语言心理等描写也要分版块训练。作文中还要让学生时刻牢记细化故事情节,以使文章的语言细腻、生动而富有感情。习作训练如《我的老师》、《父亲的爱》或《同桌的你》。 3、 进行作文单项训练。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作文要从最浅显的项目做起,训练内容多样,方式灵活,持之以恒,直到见成效。 (1)2011年12月,审题训练 审题就是细致地理解、诠释题目的含义,一边按照题目的要求写作文。他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关系作文成败最关键的一步。这要求我们对作文题目深入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分清作文题目的具体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体。 审题夺魁法宝:总体分析法、捕捉题眼法、题意引申法、化繁为简法。例如命题作文《童年趣事》,“趣”是题眼。又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丰富多彩”是题眼。可见对于命题作文来讲,在大多数情况下,题眼往往是由题目中的定语或状语来充当的,给学生多找一些作文题目,练习审题,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012年1月2月进行阶段小结,整理材料,总结经验,为下一步的研究打好基础。 (2)2012年3月 作文选材训练 在精心审题和确定文章的主题后,就要对自己已有的材料进行一番挑换选择,这个过程就是选材。选材的原则为围绕中心,服从中心表达的需要,还要真实新颖,典型丰富。给学生讲解夺魁法宝,如与时俱进法、添枝加叶法、抚今追昔法、就地取材法等训练题目(供参考)《最好的奖励》《我为自己的选择骄傲》。 (3)2012年4月 学会拟题 俗话说“佛靠金装,人靠衣装”,作文也要靠题装。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感人深思,使内容丰富多彩,标新立异,从而起到先声夺人,画龙点睛的效果,正所谓“题好一半文”。训练过程中教给学生拟题的方法,即直言明旨法、佳句引用法等等,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拟题的原则:准确生动,新颖生动。 (4)2012年5月打造精美的开头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在开头上下一番功夫,以求“回眸一笑百媚生”。具体的方法如下:开门见山法、引用名句法、类比起兴法、景物渲染法等等。训练题目参考《难忘的那张脸》《常回家看看》。 (5)2012年6月作文中间部分训练 古人称文章主体部分为“猪肚”,就是要写的像猪肚子那样充实丰富,具体方法有版块组合法、小标题法、详略结合法等等。 2012年7月8月,进行阶段小结,积累研究材料。为下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7月):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实施,初步开展学生起步作文训练,指导学生写出比较成功的习作。 在这一阶段中,最主要的有两种训练:单项训练和常规训练。单项作文训练,是指为培养写作的某种能力而进行的局部的、片段的练习,也叫片段练习,又称小作文。它可以贯穿在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训练及课外活动的训练。一篇文章可以没有太阳,但要有一颗星星,让它闪亮。只要坚持练习,用心感悟,星星之火总有燎原的一天。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作文训练,而常规作文训练是学生审题立意、选材截裁、构思谋篇、语言表达、文面书写、标点运用、文章修改等的训练。即一篇文章的训练。 (1)2012年9月,“过渡、照应”新探 过渡常用的写作方法“词语标志法”“句式相同法”“承上启下法”。照应的开头有题文照应法、首尾呼应法、词语照应法等等。参考练笔《浅笑无痕》。 (2)2012年11/12月打造靓丽语言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巧妙修辞、精心造句、文言移植、诗意表现等方法打造出作文丰富的语言。参考题目《我因————而自豪》 2013年1/2月,阶段总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材料。 (3)2013年3/4月如何写好写人记叙文 或运用简笔勾勒、或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性格,揭示主题。训练参考题目《母亲》。 (4)2013年5/6月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技法 写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运用“一波三折”“巧设悬念”等方法写作成文。参考题目《我的选择》《那次我真的——了》。 2012年7月8月,调整修改,整合资源,为下一阶段打基础。 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4年7月): 对第二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验证性研究并继续指导和完善,形成较为系统、成熟的作文训练,积累学生优秀习作及优秀活动方案。 在这一阶段要抓好作文指导、作文讲评、作文修改三个基本环节。其中讲评课要立足发展。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而且作文批改要坚持学生主动性,解放学生的头脑、胆略。通过各种途径,创设环境使学生互批互评作文成为学校生活的一件乐事,使疑义共析,奇文共赏成为学生生活的情趣。 3 后期总结阶段(2014年7月—2014年10月): 2013年9月、10月写景状物记叙文写作激发探索 学会特征描绘法,动静结合法,移步换景法,情景交融法,训练题目《我家的小院》《家乡的变化》等。 2013年11月、12月 议论文写作 从三要素入手,理清其常识结构,即引论、本论、结论。所选材料要真实可信,学会建立议论文材料库。参考题目《遭遇挫折》《痛苦》等等。 2014年1/2月 ,调整归类,总结经验,形成材料。 2014年3/4月学会写读后感,随笔,演讲稿。根据随笔的特点写作,注意演讲稿的特点和要求,实践演练。参考题目《说花钱》《让——走进心灵》。 2014年5/6月说明文训练 采用自我介绍,夹叙夹议等写作简单的说明文。参考题目《标点符号的苦恼》等。 (1)根据研究实施阶段的经验和调整方案,继续做好实验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的作文系统。全面总结,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2)接受上级检查、评估、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学生作文集、教师论文案例、课堂教学实录等)。 七、 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主持人: 田喜媛 组 长: 赵秀春 副组长: 张茂燕 田喜媛 课题组成员:赵秀春 马静 于凤艳 王燕 田喜媛 周莹莹 张茂燕 陆艳春 雷春杰 李正香 刘东方 赵思山 刘宝林 八、 研究基本条件及保证措施 (1)主管校长亲自担任课题领导小组组长,使课题组有了强有力的领导保障,保证课题的顺利进行。 (2)省教育厅师范师资处与省教科院联合组成课题组,并有其他部门的多方参与,同时吸收了有关方面的研究专家,研究队伍力量较强。 (3)“十一五”期间,我省在中小学教师在作文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好经验。 (4)提高作文水平始终是各地、学校语文研究的热点问题,是语文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有研究和探讨的积极性。 (5)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研究能力、组织结构的实力很雄厚,经验丰富。 九、 预期成果 通过各个阶段的研究,争取达到:学生写作贴近实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能够写出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文章,而且文章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语言流畅,有较强的感染力或说服力,条理清楚,结构严谨,教师形成作文教学的理论成果,学生能写出文质兼美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dc38cbfef3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