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国外语境理论的发展 70年代,随着篇章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语用学的兴起和发展,众多学者从不同 的角度对语境进行了研究。社会语言学家侧重于探讨语境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制约作用 以及如何判定语言在特定情景下的合适性和得体性。 美国社会语言家海姆斯(Hymes)从语境成份构成的角度将情景语境更加具体化, 将其分为8个构成要素:行为的情景(act situation)、话语参与者(addressee)、话题( topic), 背景(setting)、交际渠道(channel)、语码(code)、信息形式(message form)和交际事 件(event). (Hymes,1972)。根据海姆斯的这个定义,话语本身也成了语境的组成部分, 他认为,人们说话既要符合语言规则,又要适应言语环境,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语境理 论。人们了解语境的特征越多,越能预测话语的内容。但人们普遍认同的语言要素之 一的上下文,海姆斯却未提及。比较一下,发现海姆斯关于语境的见解与韩礼德的见 解有些类似。他感兴趣的是什么决定了在特定的语境中话语的恰当性。正如他自己说 的。在期望找到一种语言交际和社会环境(setting)的科学理论时,人们实际上期望获 得建立在成功地回答下列问题基础上的理论。如:用的什么语码(code)?何时何地?为 何目的和结果?要说什么?以何种方式?以什么交际和理解准则为条件?用什么言语行 为和讲话方式作为例子?社会和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实践如何渗透到语言的使用中? 他认为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时,要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说出相应恰当话语的能 力,即“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是由人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们说话既 要符合语义规则,又要适应言语环境。在《语言与社会背景相互作用的例子》一书中, 他将语境分为八个组成部分,即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交 际工具、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等。根据这个定义,话语本身也是语境的组成部分。 这种语境也是非语言语境。海姆斯提出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时,既要有生成正确话语的 能力,又要有在一定时间、地点、场合说出相应恰当话语的能力,即交际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科学进入语用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认知语用学,它关 注的焦点是话语理解、言表达方式选择的影响。 1986年,斯拍泊(Sperber )&威尔逊(Wilson)合著出版了《关联:交际与 认知》( Relevance: Communication&Cognition)一书,认为语言交际的基础是交际双 方共有的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认知语境的操作以知识草案((knowledge script)和心理图式psychological schema)为基本单位(熊学亮,2003),语境主要是在 交际中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概念(Mey, J. 1993)。他们认为交际中的语境 事实上是一个心理结构体印sycological construct),即存在于听话者大脑中的一系列假 设(assumptions)而且,每一个话语(utterance)都有一个不同的语境。斯拍泊和威尔逊 从语用推理的角度来解释语境,他们特别强调语境的动态性。他们在研究话语理解规 律时将语境定义为:“语境是心理产物,是受话者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设的一个分集。「 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着受话人对话语的理解”。他们将关于物 理外界的信息、先前话语、对未来的期盼、科学假设、宗教信仰、轶事记忆、文化观 念、对说话者心理状态的固有看法等等都包括在语境的范围内。他们认为语境不仅包 括话语的上下文或交际时的物质环境,也包括一套用以理解交际意图的假设、信念、 记忆、讲话人的心理状态等。语境信息不仅可以从话语的上下文或从观察讲话人以及 交际现场中得到,还可以从文化科学知识、普通常识以及听话人在现场所能获得的任 何共有或特殊信息中得到。换言之,语境不仅是静态的,更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 上述是对语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西方学者的研究情况。他们主要从 社会语言学或社会学的角度对语境进行研究的。他们强调的是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客观 语境,关注和研究的是非语言语境以及非语言语境对话语的影响和制约,较少涉及语 言语境以及语言语境对话语的影响和制约。但是,他们的研究对语境这门新型学科的 建立与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2.3国内对语境理论的研究 在国内对于语境的论述、研究也开始于20世纪初期的,20年代初期,我国语言学 界对语境理论有所论述。总体来说,我国学者对语境理论的论述相当丰富,充分揭示 了语境的内涵,但主要针对汉语语言研究。 陈望道先生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提出的“六何,’(何故、何事、何人、 何地、何时和何如)基本概括了情景的内容,首先提出语境概念。他说:“修辞以适应 题旨情境为第一要义,不应是仅仅语词的修饰,更不应是离开情意的修饰”。这里的 情境就是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所处的种种具体环境。他提出的“情境,,概念大致就是我们 今天所说的语境的范畴。他提出的具体环境的六种因素:何故、何事、何人、何地、 何时、何如。“何故”是指写说的目的;“何事”是指写说的事项;“何人”是指认清是 谁对谁说的,就是写说者和听读者的关系;“何地”是指写说者当时在什么地方;“何 时,,是指认清写说的当时是什么时候;“何如”是指怎样的写说。但是他认为修辞适应 语境无规律可循,由于认识上的这种局限性,使得他没有对语境的规律做深入的探索 和对语境理论展开充分的论述。 继陈望道之后,我国语言学界不少学者对语境问题进行不同程度的探索和论述。 王德春国内最先提出“语境学,,这一术语的学者,他指出言语环境由主客观因素构 成,对使用语言有约束作用(王德春,1997)。在60年代初期他提出“使用语言的环境”的 说法。他在《语境学是修辞学的基础》一文中做了这样的表述:“什么是语境呢?语 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 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后来,他又把这一 提法明确为“言语环境”的概念。他已注意到了客观与主观等较为全面的语境的内涵。 (西慎光正,1992: 510) 吕叔湘在1980年指出:“人们的语言活动中出现的意义是很复杂的。有语言本身 的意义,有环境给予语言的意义;在语言本身的意义之中,有字句显示的意义,有字 句暗示的意义;在字句显示的意义之中,有单字单词的意义,有语法结构的意义。这 种情况从前人也都知道,所以才有‘言不尽义’、‘意在言外’、‘求之于字里行间’这些个 话。”他对语义形成的原因做了精当的分析,对语境影响下的语义做了精要的分类: 一类是语言义,其中包括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逻辑意义、语气意义;一类是言语义, 即在语言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具体的、个别的意义;另一类是言外义,即在非语言环境 下形成的,具有隐含性、开放性的、意境性的、靠着想象和联想实现的意义。他对语 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45439c7524de518964b7d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