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七年级 二 单元 第 6 课《黄河颂》(使用说明) 【导入设想】 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黄河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体现出的民族性格,进而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整体设计教学意图、教学思路 诗是要朗读的,在读中体会诗意,体味情感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尽量“披文入情”、“以意逆志”。在此基础上,适时介绍创作背景,验证、引领、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目标点击】 1、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理解、体味、感悟课文。 2、把握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学习重点】 1、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理解、体味、感悟课文。 2、把握诗歌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学热身 1、 基础在线(参考答案)①pò 气势 diān 山顶 péng pài 比喻气势宏大 lán 巨大的波浪 zhúo 浑浊的水 zhàng 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②宛 曲 泻 滋 2、 文本感知(参考答案) ①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② 作者通过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的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外侮、奋力抗争、捍卫民族尊严、争取民族生存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课堂学习,研讨突破 交流预习情况,明确学习目标。 三、达标升级,延伸巩固【参考答案】 1.本诗饱含激情地描绘了长江的气质、气势。热情讴歌了长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指出其对我们民族不断前进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两首歌词都是以物喻人。《黄河颂》表现其巨人形象,表达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长江之歌》热情赞美母亲河哺育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两首歌词风格相近,都是直抒胸臆,热情豪迈。 4.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5.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总结强化 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凝聚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正是《黄河大合唱》激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地斗争。今天面对黄河,我们仍需奋斗,保护水源、治理污染,为黄河变清而努力! 五、资料链接 1.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等书皆称它为“河”。因它的中游流经广大的黄土高原地区,这里的无定河、沁河、渭河等支流挟带大量泥沙汇入,使河水呈黄色,故名黄河。 黄河流域自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我国著名的“蓝田猿人”最晚在五六十万年前就生活在今陕西蓝田县的公王岭一带,还有二三十万年前的陕西“大荔人”、十万年 前的山西“丁村人”和“许家窑人”,以及距今四五万年前内蒙古地区的“河套人”等,这些充分说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从遥远的古代起,就已经开始在黄河流域从事生产和生活了。 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人类正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代,这时在黄河流域有著名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稍后的仰韶文化,以及西安附近的半坡、临潼的姜寨、宝鸡的北首岭、河南三门峡的庙底沟、洛阳的王湾、安阳的后岗等文化遗址,都是这一时期人类活动的重要标志。从上述古人类遗址的分布情况看,主要以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晋西南盆地和豫西沿河地带为中心。东到河南东部和河北、山东等地,南达汉水中上游,北到河套地区,西至渭河上游和洮河流域。这正是我国古代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传说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就生于河南的新郑,主要活动于今河南、河北、陕西一带。我国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其中的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伟大的黄河确实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摇篮。 2。水土流失 黄河流域在公元前3000-2000年间(黄河流域仰韶文化时期至安阳殷墟)的地理环境适宜于植被的生长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开展,高出约2℃的气候环境为农作物和植被的发展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在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流域有雷夏泽、大野泽等大量的湖泊存在。《孟子·滕文公上》曾记载黄河流域“草木畅茂,禽兽繁殖”,关中平原直到中国战国时期依然有着“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力多”(《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史念海,1981年)。 战国以后随着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秦国经济中心向关中迁移,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的植被开始遭到破坏。由于黄河流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中国文明的中心之地 ,加之以古代中国重农轻牧的现象,黄河流域植被破坏成为长期、大量的现象。随着公元11世纪气候转冷的开始,伴随着中国经济中心的南迁,黄河流域的生态破坏开始家少,然而森林覆盖已经难以恢复到公元前3世纪的状况。并随着植被的破坏,黄土高原开始受到黄河的侵蚀而被卷走大量的土壤,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每年流入渤海的泥沙为16亿吨。 3. 黄河污染: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最近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黄河的水污染状况,保护黄河水不受污染。专家们告诫,由于污染事故频频发生,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将给黄河流域以黄河水为主要水源的两岸城乡人民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调查表明,80年代初黄河废污水排放量为21.7亿吨,而进入90年代猛增至40余亿吨,眼前还有日益扩大的趋势。 4. 读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中“参考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75e96a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