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

时间:2022-04-13 19:22:2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今天,我刚刚领到迁户后新办理的身份证。拿着两张身份证看了又看,还是那个人,却是两个住址,一南一北,心里弥漫着无处安放的失落感。因着这样一种乡土情结,我在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的时候,心里既是了然:是了,就是这样的;又无法抑制心里的伤感:“这样的”,也是越来越远了。

乡土中国,顾名思义,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的民族确是孕于泥土长于泥土的。我对第一章里费老举的例子印象特别深刻:“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好一个“向土里一钻”,说得真是形象!朴素细腻而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乡土社会的神秘面纱。

费先生称“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人们对乡土或是乡下人的印象长期以来被束缚在“土气”一词中,鲜有了解这“土气”的社会。对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地的乡下人而言,土地是他们的命根,一家几口的生计全靠那一小块地里的收成。因此,靠农业谋生的人大都是安土重迁的,就像费先生所说:“是粘在土地上的。而土气正是由于人口的不流动造成的。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农民们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于是,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们知根知底,连彼此间的信任都是基于熟悉之上的,不仅如此,人们更熟悉到无需文字,只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便懂对方的意思,熟悉到不需要法律的约束,只需要大家默认的礼俗便能维持秩序。这种熟人社会,又怎么能被处于陌生人社会的“城里人”理解呢?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由于人们世世代代囿于土地上,乡土社会里的人们总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关于这一点,费先生在第一章里也讲述了自己出国时母亲给他一包灶上的泥土的例子。)然而,这种乡土情结却渐渐被城镇化和现代化的浪潮冲淡。在费老的描述中,“那些外出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无论走到哪,这些人还是一头扎进土地的。但是今天离开某片土地的人,却是做了永远离开土地的准备的。人们涌入城市,


学、务工,生活重心脱离了土地,自是对那片土地越来越陌生。

可悲的是,远离了土地的人们,却未能走进城市。乡下人长期生活在熟人社会里,习惯的是那套熟悉的规则,在城市这样一个高度陌生和匿名的社会往往不适应,甚至会受到排斥。于是人们成了游走在边缘的孤独者,一边是遥远模糊的乡村、一边是伸手不可及的城市,孤独的灵魂无处可安放,漂泊的心灵不知何处归属。今天,人们频繁提起“乡愁”,而它却已越来越远,无处安放,就像高空中随风浮摆的风筝,只剩下记忆深处那根细线维系着。

正如费老所说,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城镇化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应仅仅关注工业的发展、城镇的建设,也要关注城乡文化冲击下那些保守的、土气的中国的基层们的适应和融入城市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fd250323af1ffc4ffe47ac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