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过浩然 120112105 12汉文1班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乡土中国》一书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农村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比较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乡土本色》里提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农村里依靠土地世代传承下来的农村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农村人离不开土地,不流动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农村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这本书里被反复地提到和强调着这句话,对于农村人来说,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现代社会的急速变迁,让乡土社会中可运用的东西便成了格格不入的,因为陌生,所以只能用法律来应对,这难免使农村人不习惯,因为乡土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每家每户所有的人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所以这其中并不需要法律只需要约定俗成的礼节和规矩就能和睦相处,所以“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这句话固然悲凉,但不得不承认,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的发展,法律成了全社会共同奉行的秩序,然而这秩序破坏的确实乡土社会中的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治”。书中《无讼》篇里尖锐地指出了司法之所以处在农村人眼里成为包庇作恶的机构的原因,就是原本中国传统格局并不承认这样的规则,而现行法却是以个人平等为基础的,因此矛盾才会产生。固然法制化是社会进步的方向,但对于乡土社会的传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破坏。 在《文字下乡》这篇中提到了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的状况,比如说逢年过节走亲戚串门,敲门时里面的人问,谁呀?一般人理所当然的反应回答到,我呀。本认为这是一个俏皮的说法,但费孝通先生给出了这个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乡土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这种社会中彼此都很熟悉,所谓的“姓名”在社会交往中用处不大,熟悉的人当然不必如此,脚步声、气息声甚至气味都足够的“报名”。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这一篇里,费孝通先生指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与现代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的不同之处。差序格局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逐步外推的同心园。其他人因与我的亲疏远近之不同而处在不同的圈子里。所有人聚在一起,大家的圈子无法重合,结果是一盘散沙。这与西方强调小团体精神的文化不同,西方的团体有明确的边界,人与团体间也有清晰的权利与义务之划分。而差序格局中,群己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差序格局的两个维度:“差”与“序”,前者象征着以己为中心自亲而疏的关系网络,后者则是这种亲疏关系的确立所隐含的等级意味及其秩序体现。甚至差序格局还影响着中国家庭的功能。《乡土中国》中认为:家是一个事业单位,也是基于此。 以上,就是我对《乡土中国》一书的简单认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6fbb0d64f705cc175427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