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 宣公十五年_公羊传:《文公十五年》原文译文

副标题:公羊传:《文公十五年》原文译文

时间:2022-03-13 17:10:32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公羊传》作为家学,起初是口耳相传。至西汉景帝时,公羊高之玄孙公羊寿与公羊学家胡毋生合作,将《公羊传》定稿“著于竹帛”,并受到今文经学家的大力推崇,一度成为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之一。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公羊传:《文公十五年》原文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十有五年,春,季孙行父如晋。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夏,曹伯来朝。


  齐人归公孙敖之丧。何以不言来?内辞也。胁我而归之,箱将而来也。


  六月,辛丑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单伯至自齐。


  晋邯缺帅师伐蔡。戊甲,入蔡。入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至之日也。其日何?至之日也。


  秋,齐人侵我西鄙。


  季孙行父如晋。


  冬,十有一月,诸侯盟于息。


  十有二月,齐人来归子叔姬。其言来何?闵之也。此有罪,何闵尔?父母之于子,虽有罪,犹若其不欲服罪然。齐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郭。郭者何?恢郭也。入郭书乎?曰:“不书。”入郭不书,此何以书?动我也。动我者何?内辞也,其实我动焉尔。


  【译文】


  鲁文公十五年,春季,鲁国大夫季孙行父到晋国去。三月,宋国的司马华孙来鲁国结盟。


  夏季,曹文公来鲁国朝见。


  齐国人送回鲁国大夫公孙敖的遗体。为什么不说“来”归呢?这是鲁国的说法。是齐国胁迫鲁国而送回公孙敖遗体的。是用竹轿将公孙敖遗体送回来的。


  六月,辛丑这天是初一,发生日食。敲打着鼓,在土地庙用牺牲祭祀。


  周王室大夫单伯从齐国到鲁国来。


  晋国大夫部缺率领军队讨伐蔡国。戊申这天攻进蔡国。攻进是不说讨伐的,这里说讨伐是什么意思?这是晋国军队到达的日子。为什么记载日子呢?因为这也是晋国军队到达的日子。秋季,齐国军队入侵鲁国西部边境。


  季孙行父到晋国去。


  冬季,十一月,晋侯、宋公、卫侯、蔡侯、陈侯、郑伯、许男、曹伯在息这个地方盟会。


  十二月,齐国人“来”送回子叔姬。这里说“来”是什么意思?是怜恤她。她是有罪的,为什么还要怜恤她呢?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虽然他们有罪,还是像子女不愿意认罪一样对待。齐侯率兵入侵鲁国西部边境。接着又去攻打曹国。攻进曹国的“孚尽”。“郭”是什么地方?就是曹国高大的外城。攻进外城要记载吗?回答说:“不记载。”既然攻进外城不记载,这里为什么要记载呢?因为齐国攻入曹国国都的外城使鲁国恐惧不安。使鲁国恐惧不安是什么意思?这是鲁国的说法,其实是鲁国因此而感到恐惧不安。



  扩展阅读:《公羊传》10句千古名言


  1.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语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君子看到了人处于危难之中,便会生起怜悯之心。而小人见到了有人处于困厄之地,则会幸灾乐祸。


  2.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语出《春秋公羊传》


  饥饿的人们会为了食物而唱歌,劳苦的百姓会为了他们所从事的劳动而唱歌。这句话指明了诗歌最初是为了反映真实的生活。


  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公羊传·僖公十年》


  想要去为难一个人,即便他没有犯下什么过错,也不必去担心找不到借口。


  4.松柏之下,其草不殖。--《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在高大茂密的松柏下,小草是不能够繁殖生长的。这句话指明了在强者的面前,弱智是无法得到生存的。


  5.臣义而行,不待命。--《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


  如果臣子可以按照道义去做事情,那便不必去等待命令。


  6.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鞭子虽然很长,但是不能打到马肚上。比喻力所不能及。


  7.风马牛不相及。--《公羊传·僖公四年》


  风、马、牛是毫无相关的,指没有联系,一点也扯不上关系。


  8.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公羊传·襄公二卜六年》


  与其去杀死一个人,宁愿去冒着失职的罪名也要去放了他。


  9.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公羊传·宣公三年》


  鼎的轻重大小,除了国君之外的人是不可以使用的。古人们是很讲究地位等级和身份差异的,每个人都不能逾越身份和等级的限制。鼎是国家的象征,别人询问就是在超越本分,是不应该的。


  10.君如矜此丧人,锡(赐)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奎老而妥焉,请唯君王之命。--《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大王如果怜悯我这个不祥的人,请赐一块贫瘠、五谷不升的薄地,让我带着几个年老体衰的人在那里了此残生。请让我遵从您的命令吧。



  扩展阅读:《公羊传》作者之谜


  传说《公羊传》是战国时代公羊高编撰的,先是师徒口耳相传,直到西汉景帝时才写定成书。和《左传》《谷梁传》一样,《公羊传》开始是与《春秋》分开流传的,大概在西汉后期哀帝时,学者刘歆“引传文以解经”,才把孔子编定的鲁国史书《春秋》尊为“经”,把《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称为解释经书的“传”,后人以传附经,合为一编,从此便把这三本书合称为“春秋三传”。


  《汉书·艺文志》的“春秋”类有:“《公羊传》十一卷”。班固注:“公羊子,齐人。”唐代颜师古注:“名高”。“公羊”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复姓,有人怀疑“公羊”、“谷梁”都是,“卜商”(即子夏)的转音,近人蔡元培、顾颉刚等认为“公”和“谷”双声,“羊”和“梁”叠韵,因而“公羊”即是“谷梁”,这两部书的作者可能是同一个人,这种分析不一定可信。


  清代洪颐煊《经义丛钞》认为,“明”字的古音读“芒”,“芒”和“羊”同韵,所以“《春秋》家公羊高,亦即《孟子》所谓公明高也”。此说也缺乏说服力。关于公羊子,正没有发现其他记载。


  《公羊传》未成书之前,口耳相传,它的传承过程,据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序》唐徐彦疏引戴宏序说:“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着于竹帛。”这段话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说《公羊传》传自孔子的弟子子夏。第二,《公羊传》的成书从子夏(生于鲁定公二年,即公元前507年)到汉景帝初(公元前156年),经过了340年左右。第三,汉景帝时,《公羊传》才写定成书。


  关于第一点,杨伯峻《经书浅谈》指出:“《公羊传》中‘大一统’这个观念,要在秦汉以后才能有,这就足以证明《公羊传》不出于子夏。”他又说:“总之,无论公羊高或谷梁赤,都未必是子夏的学生,托名子夏,不过借以自重罢了。”关于第二点,戴宏所说的传承线索明显有误,340年间公羊氏仅传五代,每代要相距65年以上,这是不可能的。关于第三点,说《公羊传》作于汉景帝时,大致可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公羊传注疏》认为:“今观传中有‘子沈子曰’、‘子司马子曰’、‘子女子曰’、‘子北宫子曰’,又有‘高子曰’、‘鲁子曰’,盖皆传授之经师,不尽出于公羊子。定公元年传‘正棺于两楹之间’二句,《谷梁传》引之,直称‘沈子’,不称‘公羊’,是并其不着姓氏者,亦不尽出公羊子。且并有‘子公羊子曰’,尤不出于(公羊)高之明证。”《公羊传》既然是公羊子自己写的,就不应引自己的说法。由此可以证明,《公羊传》的作者不是公羊高,自然更不是子夏所传的。看来,《公羊传》可能是集体创作,最后由公羊寿和他的弟子胡毋子都写成书。


公羊传:《文公十五年》原文译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Lb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