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传文公九年_公羊传:《文公十年》原文译文

副标题:公羊传:《文公十年》原文译文

时间:2022-03-13 18:10:28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力训练# 导语】《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公羊传:《文公十年》原文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十年,春,王三月,辛卯,减孙辰卒①。夏,秦伐晋。


  楚杀其大夫宜申②。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月。及苏子盟于女栗③。


  冬,狄侵宋。


  楚子、蔡侯次于屈貉④。


  【注释】


  ①十年:鲁文公十年(公元前617年)。辛卯:三月二十一日。减孙辰:鲁国大夫。


  ②宜申:即子西,楚国大夫,官为工尹,即掌管百工之官。


  ③苏子:周王卿士。据杜预《左传》注:“嘻十年,狄灭温(苏子采邑),苏子奔卫。今复见,盖王复之。”女栗:古地名,今址不详。


  ④屈(jue厥)貉:《左伶》《穀梁传》都作“厥貉”。古地名,在今河南项城县境。


  【译文】


  鲁文公十年,春季,周历三月,辛卯这天减孙辰死了。


  夏季,秦国军队攻打晋国。


  楚国杀了自己的大夫宜申。


  从正月开始,鲁国不下雨,一直到秋季七月。鲁文公和苏子在女栗这个地方结盟。冬季,狄人入侵宋国。


  楚子和蔡侯一起领兵驻扎在厥貉这个地方。



  扩展阅读:《公羊传》经典名句


  1.君子见人之厄则矜制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厄:指陷入困境。君子看到别人陷入困境,便会心生怜悯。而小人看到别人陷入困境,就会幸灾乐祸。


  2.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出自《公羊传·隐公元年》。以,因为。贵,指身份地位提高。孩子因为母亲的身份地位的提高而提高,母亲的地位身份由于子女的富贵而随之水涨船高。这句话虽然是指宫廷里的事,但普通百姓家的情况亦然,特别是“母以子贵”,那是非常平常的。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母亲为自己孩子的有出息而骄傲。


  3.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劳者:指劳动者。事:从事,这里指艰苦的劳动。饥饿的人用他们的歌声来表达对食物的渴望之情,勤劳的的人用歌声来表达他们劳累的心情。诗歌是劳动人民抒写自己劳动与生活的产物。这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文艺的起源问题。


  4.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出自《公羊传·闵公元年》。为地位显要的人隐讳,为亲近的人隐讳,为有才德的人隐讳。这是中国古代的风俗与文化传统。


  5.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出自《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交换子女而食,劈开人骨当柴烧。此写灾荒之年饥民食人炊骨的可怕情景,其要强调的是饥民的悲惨处境。


  6.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


  出自《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政权变更就是违反了常规的原则,然后得到了好的结果。


  7.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


  出自《公羊传·桓公十一年》。实行权变是有原则的:贬损自己来实行权变,不损害别人来实行权变。


  8.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


  出自《公羊传·僖公十年》。假使死去了的人转而活过来,看到活着的人依然坚守原来的,一点都没有惭愧的地方,这就可以叫作“信”了。


  9.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


  出自《公羊传·僖公十七年》。疾:痛恨。君子憎恨恶人,从他一开始做坏事就痛恨;嘉许好人,乐于嘉许到最终。


  10.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


  出自《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君子认为季札辞让国君之位,是很讲道义的;他避免了亲人之间的谋君残杀,是很仁德的。



  扩展阅读:公羊传简介


  《公羊传》亦称《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公羊传》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相传其作者为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齐人公羊高。起初只是口说流传,西汉景帝时,传至玄孙公羊寿,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一起将《春秋公羊传》着于竹帛。《公羊传》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


  《公羊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即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汉书·艺文志》,《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将春秋三传的渊源说得很详细。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文)最早的两部书。


  《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榖)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


  《公羊春秋》作为家学,最初只是口耳相传,至公羊高的玄孙公羊寿(汉景帝时人)方与齐人胡毋生(《汉书》作胡母生,复姓胡毋,名子都,生是“先生”的意思)合作,将《春秋公羊传》定稿“著于竹帛”。所以《公羊传》的作者,班固《汉书·艺文志》笼统地称之为“公羊子”,颜师古说是公羊高,《四库全书总目》则署作汉公羊寿,说法不一。但比较起来把定稿人题为作者更合理一些。


  《公羊传》的体裁特点,是经传合并,传文逐句传述《春秋》经文的大义,与《左传》以记载史实为主不同。《公羊传》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历代今文经学家时常用它作为议论政治的工具。同时它还是研究先秦至汉间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后世注释《公羊传》的书籍主要有东汉何休撰《春秋公羊解诂》、唐朝徐彦作《公羊传疏》、清朝陈立撰《公羊义疏》。


公羊传:《文公十年》原文译文.doc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LQ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