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鱼我所欲也 1.课下注释的重点字词。 (1)故不为苟得也 苟: 苟且 .(2)死亦我所恶 .(3)故患有所不辟也 .[2009] 恶:讨厌,憎恨[2009] 辟: 同“避”,躲避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如使:假如,假使[2009] (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辩: 同“辨”,辨别 (6)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有什么益处 ..(7)乡为身死而不受 .(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得:“同”德,感恩,感激 与:同“欤”,语气词 2.课下未注释的重点字词。 (1)鱼,我所欲也 欲: 喜爱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是故: 所以 3.句子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2009安徽]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1.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秉持“ 舍生取义 ”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 本心 ”。 2.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教材·思考探究] ①“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在本文中侧重指羞恶之心。②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③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3.通读文章,举例说明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参·教学设计改编] ①比喻论证。作者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形象生动地引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舍生取义。②举例论证。第2段列举行道之人、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正面事例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的反面事例,说明“义”的重要性,从而论证“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③对比论证。如将“乡为”与“今为”进行对比,有力地论证了人不可见利忘义、“失其本心”的观点。 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抉择时,将“义”放在首位,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乡:同“向”,先前、从前 1 / 3 在当今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如何处理好“舍生取义”和“珍爱生命”的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示例】生命只有一次。面对诱惑和考验,我们既要珍爱生命,又应该用智慧去维护“道义”。如:鲁迅先生,用一百多个笔名,与敌人斗智斗勇,既保全了自己,又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捍卫了正义和真理。 一 (2022·芜湖一模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贬斥,至于七、八。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 .(节选自《史林测义》)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祸患,灾难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这,这种 .(3)而终为杞陷 . 为: 被 卒: 最终,最后 (4)卒缢杀之于蔡州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3分) (2)义不顾身,所志必达。 (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3分) 3.请根据【乙】文说说颜真卿的人物形象,并谈谈与【甲】文的联系。(6分) 颜真卿晚年仍保有爱国之心没有一点懈怠,即使被排挤陷害,也正直不阿。面对反贼的威逼利诱,他义正词严,大义凛然,表现了保家卫国、不惧生死的豪气。(3分)这种为了正义,置生死于度外的精神,体现了【甲】文中“舍生取义”的观点。(3分) 【参考译文】 【乙】颜真卿做官历经元、肃、代、德四朝,虽然到晚年,但仍坚持不懈保有爱国之心。因为曾经态度严肃,说些公道话,而被元载、杨炎、卢杞等奸人所嫉恨,被捏造罪名弹劾,或是被贬低、排斥,有七八次之多。(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李希烈造反,下诏书派遣颜真卿去劝慰(李希烈),其他的官员听了都大惊失色。颜真卿拜谢皇命后就启行了。到了李希烈的住所,怒斥朱滔等人的利诱,并责骂李元平身受国家重任却不能完成使命。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准备活埋他,后又堆起干柴,想要烧死他,多种胁迫都不能让颜真卿有丝毫的害怕。经历了二十多个月,最终被绞死在蔡州。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6分)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2736ddf703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