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故事》教学反思 《画故事》是六年级教材第四课,本课是小学阶段学习中国画方面知识的最后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如何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对文学作品进行描绘,检验一下学生们对中国画的材料及工具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能力,同时还力图在表现故事情节场景中,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激情,引导他们能够在生活中汲取素材,在收集和查找相关资料及创作过程中,逐渐意识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审美能力必须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深入生活的道理。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还处在转型期,对一些教学方法和课题内容不感兴趣,用毛笔、生宣纸作画水分掌握不好,不是纸被划碎了,就是颜色脏,对美术课的要求也不再象低年级那样严格要求自己。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兴趣教学法——即:从兴趣中来,到兴趣中去,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兴趣因素,就成为我本课教学的手段。 一、书中的画家作品——《闹天宫》就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学生特别喜欢《西游记》这部电视,尤其是对其中的孙悟空大佳赞赏。所以,我在开课时,便让学生讲“你知道的《西游记》故事”,学生一听讲的是“孙猴子”,眼睛一亮,纷纷举手,有几个调皮蛋站起来就开始抢讲。一时都按捺不住他们的热情。难得的一幕啊!接下来我便顺势利导,引导学生去欣赏《闹天宫》,先让学生观察画中的情节描写,逐渐地让学生走进情境中,感受文字与绘画的密切关系。更重要的是感受画家的认真、严谨的求学精神和创作态度,受到鞭策和鼓舞。另外,学生还感受到了我们传统民族艺术的精湛、独特,重新认识了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心中的自豪油然而生。 二、创作自编故事和听过的故事。要说想象力丰富的要属低年级小孩了,重要的是他们敢画,毫无顾忌。六年级学生虽说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但是脑袋里的想法与实际手上的工夫相差甚远,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最好是像写一个词那样一个标准,他们才觉得是“好”的。一个题材内容,克隆的甚多。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美术教学的特色。平时,学生都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里的事情都是学生经历过的、体验到的,所以他们的感受会很深,也是为了避免学生的盲目作画。我大胆起用绘画日记的形式创作。先确定主题,然后绘画。当然文字部分比较简,只要有时间、地点和情节描写。但是绘画部分要求严格,要求学生再现文字情景,深入刻画情节。这就让学生在前一个欣赏环节中的感受得到体验,同时也轻松感受到艺术创作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道理。 在这节课上,学生都作画了,而且都在轻松、认真地画,可见他们对此产生了兴趣。兴趣驱使学生主动、热情的参与和学习,足以表明兴趣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一定要巧拨学生的兴趣,由兴趣引发动力,更好地进行创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8018fa3e5c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