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绘画中的节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地域、民族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有不同的庆祝方式,这些都是绘画中很好的题材。 2、学习欣赏画面,提高通过画面获取信息的能力,会从造型、色彩方面对作品作简单的描述,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着多样的节日庆典,丰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观察画面、分析作品,从画面获得信息的方法,谈出自己的感受;了解画家(学生)表现节日题材作品的不同特点。 难点:学生细致观察画面,从细节中获取信息;针对不同作品大胆谈出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1课时 材料准备: 水彩笔、浅色A4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观看我们的图片,猜一下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关于什么的? 生:过年... 师:接下来我们听一段音乐来再猜一下。(播放音乐) 生:像是关于节日的。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第11课《绘画中的节日》 板书:绘画中的节日 第 1 页 共 3 页 师:出示课题,讲解教学目标。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色相环,你们可以把自己所知道的节日变成我们色相环里的颜色。大家来试一下。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连连看。看谁先完成。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些都是少数民族的节日,我们国家还有好多传统节日,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个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节日,这个民族和我们离得很近,而且我还知道咱们班有2个这个民族的小朋友,你们来猜一猜是什么民族。 生: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学生介绍所了解的节日。 师: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会有一种特别的吃的,猜一猜。 生:各种猜想。 师:介绍传统节日——元宵节。并且讲述元宵节的传说。 二、师生共同探究 正是因为各民族地区庆祝节日各具特色,因此吸引了大批的艺术家用画笔去表现它们,我们来欣赏一幅特别有代表性的画《枣园来了秧歌队》 (课件) 师:《枣园来了秧歌队》:谁是画面上的主要人物?他的位置在哪儿?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毛主席和几个农民在画面的中间位置,醒目、显眼,所以成为画面的中心点。) 师:老师把这幅画变个魔术,发生了什么?喜欢哪幅? 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幅画的氛围。 (课件) 谁来说一说,如果你来画节日中的活动,你会画什么呢? 提出要求:用色彩表现一个节日活动,要表现出节日的喜庆、祥和、热闹的气氛。 第 2 页 共 3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cd972b3b4b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