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制度 (一)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入院7天内没有明确诊断或诊疗方案难以确定、未能达到预期疗效、非计划再次住院和非计划再次手术、出现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器官功能严重损害并发症、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有重要发现,将导致诊断、治疗变更等情况须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1.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相关科室人员或机构外人员参加。 2.讨论前,负责床位实习医师、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收集齐病例资料,住院医师汇报病史,介绍病情和诊疗过程;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讨论目及观点;科主任或副主任、主任医师结合国内、外资料综合分析制订诊治措施。 3.讨论记录应在讨论当日完成,分别计入病程记录和专设讨论本中。主持者在记录中需审核并签字。 4.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成员中应当至少有2人具有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术前讨论制度 为了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为目,在患者手术实施前,医师必须对拟实施手术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预期效果、手术风险和处置预案等进行术前讨论。 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术者必须参加。 术前讨论范围包括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区内讨论和全科讨论。全科讨论应当由科主任或其授权副主任主持,必要时邀请医疗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参加。患者手术涉及多学科或存在可能影响手术合并症,应当邀请相关科室参及讨论,或事先完成相关学科会诊。如新开展手术或重大手术则要求麻醉医师及有关人员要参加。 讨论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主管医师应收集齐备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必要时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人员,预作发言准备)。讨论时由科主任或科主任委托主持人(副主任医师以上)主持,主管医师报告病案(包括一切检查资料),提出诊断、鉴别诊断、 手术指征及术前准备情况,然后由主管主治医师1 / 2 补充。 4.术前讨论重点为术前评估、术前准备、手术方案,预计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意外及其并发症,订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以及相应预防措施等。讨论时应充分发表意见,全面分析,任何意见均应有充分理论根据,最后尽可能达到意见统一,并作出明确结论。主持人总结科内讨论意见。 5.术前讨论完成后,方可开具手术医嘱,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6.术前讨论结论应当记入病历。 术前讨论记录由主管医师书写。讨论须即时记入《科室医疗活动记录簿》,整理后术前讨论意 见及结论记录须在病程记录中另立专页,并标明“术前讨论记录”,由科主任或科主任委托主持人审阅、 并亲笔签名以示同意主管医师记录。并随病历归档。 7.术前讨论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时间、讨论地点、主持人和参加者姓名、职务(职称)。病人姓 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拟进行手术时间、最后诊断。参加者发言纪要,重点记录手术可行性、 术前准备、手术方案、麻醉方式、麻醉和手术中及手术后可能发生危险及意外、防范措施、术后观察 事项、护理要求等。 8.术前总结按《病历书写规范》规定执行。 (三)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1.死亡病例讨论原则上应当在患者死亡1周内完成。尸检病例在尸检报告出具后1周内必须再次讨论。 2.死亡病例讨论应当在全科范围内进行,由科主任主持,必要时邀请医疗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参加。 3.讨论记录由主管医师书写,在病程记录中另立专页,并标明“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主要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死亡病例讨论分析记录随病历归档。 4.在对每一例死亡病人进行死亡讨论时主要是分析死亡病人在诊治、抢救和死亡发生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问题,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以便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及时改进,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保证 医疗安全。 5.医务科每季度组织质控医师对全部死亡病例进行汇总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意见。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7d35ee40b2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