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讲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的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教材借助《老鼠嫁女》的故事,激发学生看图片,听故事的兴趣。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聆听,掌握听故事的要领;再以连环画为载体学习讲故事,做到声音洪亮,让别人听清楚,从而学会如何听故事和讲故事。最终达到训练口语表达,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重点)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难点)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视频、录音等。 教学过程 一.明确口语交际要求 出示口语交际的要求:图片(课件),明确3个要求。 2.解读达成目标的关键。 二、一边看图,一边记故事 1.师生共同看图。 2.第一次讲故事。 3.引导记故事。 三.一边看图,一边讲故事。 1.教授讲故事的基本方法。 2.播放音频,听示范讲故事。 3.学生练习讲故事。 四、看视频歌谣,互通体验。 1.体验故事的传播性。 2.推荐课外读物《小莲藕学说话》。 《听故事,讲故事》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听故事”是他们最喜欢的内容和形式。但是有些学生“听”还不够专心,如何听故事、怎样看图、怎样记住故事也是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点拨和引导的。此外,学生年龄小,还处于无意记忆较强的阶段,有意记忆能力较弱。《老鼠嫁女》这个故事比较长,人物多,情节复杂,让一年级学生讲故事有一定难度,需要老师引导,借助图画,培养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画记住内容。 同时,“讲故事”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有的学生可能讲得比较简单,有的学生可能讲得就是“流水账”。所以,学生讲故事还需要老师进行示范和引导。 《听故事,讲故事》效果分析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因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本节口语交际课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听”的兴趣和“讲”的兴趣。另外,利用多媒体课件,听录音、看动画片等,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乐于参与其中,看图片、听故事、记故事、讲故事,层层递进,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故事,讲故事》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听故事,讲故事”。书中要求学生能“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老鼠嫁女》的故事。然后自己讲讲这个故事。”图下还配有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求:听故事的时候,可以借助图画记住故事内容。讲故事的时候,声音要大一些,让别人听清楚。可以说,书中给学生提供的信息是丰富的,既有口语交际内容的全面呈现,又有口语交际表达的习惯要求。这个故事的情节变化多样,结果出人意料,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学生比较感兴趣。 《听故事,讲故事》评测练习 1. 明确看图和听故事的要求,看图、听故事、续编故事结局。 2. 抓住故事关键词“怕”,看图记故事。 3. 同桌试讲故事,指名讲。 4. 听录音示范,学讲故事,推荐“故事大王”讲故事。 5. 课后向家长讲故事,读书《小莲藕学说话》。 《听故事,讲故事》课后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小学阶段应“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符合小学语言学科的性质的,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依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材的优势,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设计出面向全体学生能激发全员参与热情的训练方法,扎扎实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 口语交际课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重要,因为有了兴趣,学生才有交流的动机;因为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在教学中,利用录音、儿歌动画视频等激发求知的兴趣。在讲故事的环节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大大增加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图画,理解故事内容 听前,点拨倾听的要领,借助录音播放故事,使学生在观察图画的过程中,倾听故事,很好地将故事与图画内容结合在一起。并将学生所获得的信息初步整理,为下一环节的讲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录音的示范,学生发现讲故事的要领。之后,将学到的讲故事要领应用到实践中。 三、试述故事,提高表达能力 同桌试讲故事,指名不会讲故事的孩子试讲故事,“故事大王”讲故事,层层递进,教师辅助,做到全面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ba83704c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