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用一生追梦的狂老头

时间:2022-12-27 23:19:13 阅读: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用一生追梦的狂老

作者:

来源:《北广人物》2017年第37

他向来喜欢在名片上自我推介,比如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遗欧赠美千首诗,不是院士胜院士。他常说:我是狂,但我狂而不妄,句句实话。

许渊冲是一个对翻译充满热情的老人,是目前中国唯一能在古典诗词和英法韵文之间进行互译的专家,2014年,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他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梦想,不时有一些狂妄之举。 我是狂,但我狂而不妄

96岁的翻译家许渊冲是个异数”——时间好像忘了把他变成老人。

傍晚,北大畅春园,他总要独自骑着自行车,遛上个把小时。骑车是他退而求其次的健身项目,游泳才是最爱。两年前,游泳馆的工作人员看他都九十多了,再也不敢放行。爱人照君想陪他一起骑,他不肯。许渊冲一向喜欢独行。77年前的1939120日,正在西南联大读一年级的他在日记里写道: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他后来走上翻译之路,提倡音美、形美、意美三美理论以创补等翻译之道。译界争鸣,他时常遭反驳,甚至被贴上文坛遗少提倡乱译的千古罪人等恶名。许渊冲崇尚勇士精神,好比试。一部外国名著动辄数十种译本,比如《红与黑》就先后有赵瑞蕻、罗玉君、郝运、闻家驷、许渊冲、郭宏安、罗新璋、张冠尧等二三十人译过,不同译本孰优孰劣?在旁人的评价语系中,各有千秋见仁见智是常用词。许渊冲较真,不喜欢这些词儿,总得有个高下的嘛!干脆,他来比较,他来下结论,结论是:我比别人译得好。有人背后笑他: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许渊冲一脸不屑:那也要看我的瓜到底甜不甜!

到底甜不甜呢?他近两年收获了三梗非常硬气、足够牛气的鉴定章:一是国际翻译家联盟的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许渊冲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二是国家汉办、北京大学共同设立的国际汉学翻译大雅奖;三是由国家文化部等单位评选的2015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

这些大奖又将印上他的新名片了吧?他向来喜欢在名片上自我推介,比如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遗欧赠美千首诗,不是院士胜院士。他常说:我是狂,但我狂而不妄,句句实话。许渊冲在北极光盛誉之后立下一个大志向:我要把莎士比亚全集译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年逾九旬挑战莎翁全集

莎士比亚可不是那么容易译完的。莎翁一生创作了37部剧本(编者注:另一说是38部)3部诗歌,共计40部作品。广为人知的有《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悲剧和《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喜剧。

凭一己之力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是一块让人望而生畏的硬骨头:一是量大:二是莎士比亚时期的英语太过古典,今天读起来很费劲:三是双关语多,如何做到像原著一样含蓄又传情达意,这对译者功力是极大考验。在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是粱实秋,1931年至1968年,他用整整38年才译出莎士比亚全集,该套全集的文字风格是早期白话体,在信、达、雅翻译标准中,他首要遵循的是;第二位立此宏愿的是朱生豪,在194412月病逝之前,他用10年时间呕心译出莎翁剧本31部半,准确说,朱生豪留给今人的是一套莎士比亚集,这套散文体的全集译得相当精心,用词遣句讲究平仄、押韵、节奏,处处流淌着音乐美:第三位是方平,他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莎剧《亨利五世》的翻译,无奈六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使翻译计划停滞,此后才得以接续,一直译到2008年去世,至此译完莎翁三分之二作品。2014年,方平驾鹤西归。6年之后,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了由他主译的诗体版莎士比亚全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种种艰辛令人唏嘘。今天,许渊冲——这位九旬老人,怎敢放此豪言?

许渊冲自有他的路数———化整为零,只看脚下。我不去管它到底是37部还是38部,我就一部接一部译,一直译下去。而每一部,他又化解为每一页、每一句。一天至少译出1000字,否则不睡觉。如此聚沙成塔,就有了让人吃惊的成果。在45届伦敦书展开幕式上,许渊冲翻译的《莎士比亚悲剧六种》由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海豚出版社共同推出。该丛书包括四大悲剧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安东尼与克柳芭》。 有人送他绰号许大炮

他怎么可以如此高产呢?许渊冲以习惯二字轻巧作答。《谈习惯》,这是西南联大《大一英文读本》选编的课文,作者是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讲的是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许渊冲的很多习惯已经持续经年甚至是大半辈子:比如从高中起天天记日记;从大学起每天起床后译一首诗;从退休起20多年来夜夜工作五六个小时……年年如日,既是习惯,也是定力与信仰。

为许渊冲的定力和信仰增加过沉甸甸砝码的一个人,当属哲学家冯友兰。193982日,许渊冲在联大听了冯友兰一堂关于中和之道的讲演,并做下摘记:一个人可以吃三碗饭,只吃一碗半,大家就说他,其实要吃三碗才算就是恰好的分量,四碗太多,两碗太少……”许渊冲曾以为,事情做到一半就是,听了冯先生的讲演才明白中和之道是有一分热发一分热,有一分光发一分光。每天翻译1000字,既能保证翻译进度,又不耽误吃饭睡觉,这便是许渊冲践行的中和。许渊冲又为冯友兰的另一篇讲演做了摘记:看见某甲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93bfbf41bb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