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津 作者:赵功海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8期 蒲松龄,又名柳泉居士,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作品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 《叶生》一文,专业词汇众多,多涉及古代科考,详细讲述了叶生怀才不遇,突遇知己丁公而生死相从的故事。然而,作者并非仅仅叙述一个凄恻动人的故事,故事的背后更值得读者思考。比照叶生,结合作者自己科考的辛酸往事,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作者借科考事,抒“孤愤”情。先生乃是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 先生,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却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几十年的科场不遇,生活又穷困潦倒,落魄感、屈辱感和自卑感,使他对科举制度的弊端、腐败有了很深的认识。于是他将一腔孤愤寄于《聊斋志异》之中。先生慨叹“遇合难期,遭逢不偶”,赞叹崇高友谊;憎恨黑暗的科举,埋没如叶生那样有才华的人才,而先生自己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另一位叶生么!通过“异史氏曰”,小说卒章显志,既高度概括了小说情节,又谈了自己的看法,更抒发了对科考取士以及难得如丁公那样的知己的慨叹。 除了透彻领悟作者的写作主旨之外,离奇的情节、鲜活的人物,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离奇”是古代小说的共性特点,不过,六朝志怪的“离奇”更多“荒诞无稽”,情节简略、单调;唐传奇的“离奇”则多了人世间的元素,“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蒲松龄的《聊斋》则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打破生死的界限,详细地叙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其广度深度超越了之前的一切志怪、传奇。 《聊斋》每叙一事,力避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做到了奇幻多姿,其浪漫主义艺术手法高超。叶生“文章词赋,冠绝当时”,可是屡试不中,而丁乘鹤欣赏其才华,多次帮助他,但他“及放榜时,依然铩羽”。叶生得重病快要死去,丁公却“不忍去,徐待之”;叶生很是感动,死(“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已作暗示)后魂魄跟随着丁公,而丁公并不知道,并让他教自己成器很晚的儿子,叶生竭尽才华,终让公子成名。当公子建议他衣锦还乡时,他终于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死去。公子听闻倍受感动,资助叶生儿子进了学宫。 “离奇”故事里遭遇最为悲惨、性格最为鲜明的莫过于主人公——叶生。他终其一生于科考,甚至死后也没有断绝;他知恩图报,因感念丁公的知遇之恩,不离不弃,死后化作魂灵去报恩,终让丁公的公子实现科考梦想。不过,与其说是公子考中,倒不如说是公子替他实现了生前夙愿。事不可信,但宁愿如作者一般“深信焉”。读之,可悲可叹,令人潸然。 阅读本文,要深刻理解主旨,品赏人物形象、离奇情节等;要重点积累科考文化常识;重点掌握以下实词,如“铩羽”“遗”“亟”“期”“淹”“顾”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a0480be765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