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津 作者:王旭东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6年第12期 【阅读指津】我们经常说一篇文章结构严谨,本质上就是说文章的逻辑严密。一般人认为学术论文比较枯燥、缺乏美感,其实不然,这篇《学报》里的论文就具有很强的逻辑美。 在宏观结构上,整篇论文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典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论证思维框架。第1段入手擒题,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2~5段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从“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两个优秀传统谈“中国这样一种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落脚在“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6~8段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 在微观结构上,回答“为什么”的问题的2~5段呈现了一个典型的归纳推理过程。西周初期人们“以史为鉴”,“反思夏商两代兴亡的原因”,从五个历史事实中总结历史经验:大禹治好水灾,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建立了夏朝;夏桀荒淫暴虐,老百姓诅咒他灭亡,毁灭了夏朝;商汤改变了“有夏昏德,民坠涂炭”的局面,建立起商朝;纣王荒淫暴虐,民心叛逆,兵败自杀;周文王、武王在民众的拥护下,建立了周朝。归纳法是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以五次或兴或亡的历史为鉴,西周人找到了共同点,发现“以天为则”的“天”是民意。 其后的6、8两段又是一个回答“是什么”“怎么办”的简单论证思维框架:第6段说“中国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后面谈如何修身。在更微小的层面,谈如何修身又是一个正反对比的论证过程:第6段正面说“在行动上、实践上提升自己”的德行,第8段又从反面说“必须防止物欲的引诱和腐蚀”。所以说这篇文章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具有逻辑的美。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先把握住了结构,就能更好地理解内容。在阅读实践中,社科文的理解过程一般是由具体的概念理解,到组群性的信息认知及逻辑分析,最后上升到抽象性的联想、判断或想象、推论。上文有三个关键词:“人文精神”、“以史为鉴”和“以天为则”,必须首先理解。也有三句关键句:“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也是一个最重要的特征”,“这就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本特性,即决定命运、政权兴亡的不在于外在的力量,而在于人自身德行的好坏”,“人不能成为‘天命’(神)的奴隶”。而这些关键句又往往是一个或者几个段落的分论点。找准并理解了上文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就能提炼出文章的主旨——中国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这种阅读过程符合由点到面的认知过程,这也正是命题人的命题思路。把握这一认知思路是第一遍阅读要完成的任务。 第二遍阅读其实就是质疑深究,获取文章的要义、真义。上文的根本概念是“人文精神”,也就是以人为本。那么,春秋时期齐桓公和管仲关于“王者何贵”的对话,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唐太宗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是否具有人文精神?《小戴礼·表记》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是否具有人文精神? 文章倒数第四段说“天的含义很丰富,是自然而然天道的天,也是代表民意的天”,然而,我们经常喊的口号是“人定胜天”,已经形成了思维惯性。那么,如果说“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是人定胜天,人不被天命主宰,可以通过德行的提升革掉天命”,对不对?对这一句子的理解就要尊重文本,不能想当然,文章首段首句说“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可见,“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是人定胜天”的说法就属于张冠李戴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w.com/doc/e50cca626b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