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训练# 导语】《公羊传》又名《春秋公羊传》,儒家经典之一。上起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起讫时间相同。下面是®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公羊传:《文公二年》原文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二年,春,王二月,甲子,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衢。秦师败绩。
丁丑,作禧公主。作僖公主者何?为僖公作主也。主者,易用?虞主用桑,练主用栗。用栗者,藏主也。作僖公主,何以书?讥。何讥尔?不时也。其不时奈何?欲久丧而后不能也。
三月,乙巳,及晋处父盟。此晋阳处父也,何以不氏?讳与大夫盟也。
夏,六月,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毅,盟于垂敛。
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何以书?记异也。大旱以灾书,此亦旱也,曷为以异书?大旱之日短而云灾,故以灾书。此不雨之日长而无灾,故以异书也。八月,丁卯,大事于大庙。跻僖公。大事者何?大拾也。大拾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庙。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五年而再殷祭。跻者何?升也。何言乎升僖公?讥。何讥尔?逆祀也。其逆祀奈何?先称而后祖也。
冬,晋人、宋人、陈人、郑人伐秦。
公子遂如齐纳币。纳币不书,此何以书?讥。何讥尔?讥丧娶也。娶在三年之外,则何讥乎丧娶?三年之内不图婚。吉蹄于庄公。讥。然则曷为不于祭焉讥?三年之恩疾矣帕,非虚加之也。以人心为皆有之。以人心为皆有之,则曷为独于娶焉讥?娶者,大吉也。非常吉也。其为吉者,主于己。以为有人心焉者,则宜于此焉变矣咏。
【译文】
鲁文公二年,春季,周历二月,甲子这天,晋侯率兵与秦国军队在彭衢这个地方交战,秦国军队溃败。
丁丑这天,“作禧公主”。“作禧公主”是什么意思?就是为鲁禧公制作供奉用的牌位。用什么制作牌位?虞祭时所立的牌位用桑木做,练祭时所立的牌位用栗木做。用栗木做的是藏在宗庙里常常供奉的牌位。制作鲁僖公的牌位为什么要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制作不及时。怎么制作不及时呢?鲁文公想服丧长久些,但后来又没有做到。
三月,乙已这天,鲁文公与晋国的处父结盟。这人就是晋国大夫阳处父。为什么不写他的姓氏呢?因为避讳鲁文公与大夫结盟。
夏季,六月,公孙敖会见宋公、陈侯、郑伯、晋国的士毅,并与他们在垂敛这个地方结盟。
鲁国从去年十二月直至今年秋季七月都没有下雨。为什么记载这件事?记载怪异现象。大旱应该按照灾害来记载,这次也是大旱,为什么按照怪异现象来记载呢?大旱的时间短,所以说是灾害,因此就按照灾害来记载。这次不下雨的时间虽然很长,但没有造成灾害,所以就作为怪异现象来记载。
八月,丁卯这天,在太庙中有“大事”,“跻”鲁僖公。“大事”是什么?就是“大拾”。“大拾”是什么意思?就是集中远近祖先的牌位在太庙中合祭。怎样举行合祭呢?庙已经毁掉的先辈的牌位,就陈列在太庙里;没有毁掉庙的先辈的牌位,都升进太庙中,与太祖的牌位共同享受祭祀。五年以后再举行一次这样盛大的祭祀。“跻”是什么意思?就是升鲁僖公的牌位在鲁闵公之上去祭祀。为什么记载升高鲁僖公的牌位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谴责鲁文公不按顺序祭祀。鲁文公怎么不按顺序祭祀呢?他是先祭祀父亲然后才祭祀祖先。
冬季,晋国军队、陈国军队和郑国军队联合攻打秦国。公子遂到齐国去送订婚的聘礼。送订婚的聘礼是不记载的,这里为什么记载呢?为了谴责。谴责什么?鲁文公在服丧期间娶妻。迎娶夫人时已经是三年之外的事了,怎么还说谴责鲁文公在服丧期间娶妻呢?因为服丧的三年之内是不能考虑婚姻大事的。鲁闵公在服丧期间大祭庄公是受到谴责的,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谴责鲁文公在服丧期间举行合祭呢?孝子服丧三年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是很痛苦的,这种感情并不是虚假地加上去的,从人的内心来看,人人都会有这种感情。既然从人的内心来看,人人都会有这种感情,那么为什么单单在娶妻这件事上谴责呢?因为娶妻,是大吉大利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吉利事。这件大吉大利事的主人就是孝子自己。如果孝子真有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深情,那么就会在听到人们替自己策划婚事时痛哭流涕的。
扩展阅读:《公羊传》作者之谜
传说《公羊传》是战国时代公羊高编撰的,先是师徒口耳相传,直到西汉景帝时才写定成书。和《左传》《谷梁传》一样,《公羊传》开始是与《春秋》分开流传的,大概在西汉后期哀帝时,学者刘歆“引传文以解经”,才把孔子编定的鲁国史书《春秋》尊为“经”,把《左氏春秋》《公羊春秋》《谷梁春秋》称为解释经书的“传”,后人以传附经,合为一编,从此便把这三本书合称为“春秋三传”。
《汉书·艺文志》的“春秋”类有:“《公羊传》十一卷”。班固注:“公羊子,齐人。”唐代颜师古注:“名高”。“公羊”的含义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复姓,有人怀疑“公羊”、“谷梁”都是,“卜商”(即子夏)的转音,近人蔡元培、顾颉刚等认为“公”和“谷”双声,“羊”和“梁”叠韵,因而“公羊”即是“谷梁”,这两部书的作者可能是同一个人,这种分析不一定可信。
清代洪颐煊《经义丛钞》认为,“明”字的古音读“芒”,“芒”和“羊”同韵,所以“《春秋》家公羊高,亦即《孟子》所谓公明高也”。此说也缺乏说服力。关于公羊子,正没有发现其他记载。
《公羊传》未成书之前,口耳相传,它的传承过程,据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序》唐徐彦疏引戴宏序说:“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共弟子齐人胡毋子都着于竹帛。”这段话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说《公羊传》传自孔子的弟子子夏。第二,《公羊传》的成书从子夏(生于鲁定公二年,即公元前507年)到汉景帝初(公元前156年),经过了340年左右。第三,汉景帝时,《公羊传》才写定成书。
关于第一点,杨伯峻《经书浅谈》指出:“《公羊传》中‘大一统’这个观念,要在秦汉以后才能有,这就足以证明《公羊传》不出于子夏。”他又说:“总之,无论公羊高或谷梁赤,都未必是子夏的学生,托名子夏,不过借以自重罢了。”关于第二点,戴宏所说的传承线索明显有误,340年间公羊氏仅传五代,每代要相距65年以上,这是不可能的。关于第三点,说《公羊传》作于汉景帝时,大致可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公羊传注疏》认为:“今观传中有‘子沈子曰’、‘子司马子曰’、‘子女子曰’、‘子北宫子曰’,又有‘高子曰’、‘鲁子曰’,盖皆传授之经师,不尽出于公羊子。定公元年传‘正棺于两楹之间’二句,《谷梁传》引之,直称‘沈子’,不称‘公羊’,是并其不着姓氏者,亦不尽出公羊子。且并有‘子公羊子曰’,尤不出于(公羊)高之明证。”《公羊传》既然是公羊子自己写的,就不应引自己的说法。由此可以证明,《公羊传》的作者不是公羊高,自然更不是子夏所传的。看来,《公羊传》可能是集体创作,最后由公羊寿和他的弟子胡毋子都写成书。
正在阅读:
公羊传:《文公二年》原文译文02-27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17年国家公务员递补面试人选公告09-25
向你介绍我作文600字07-25
厨艺分享日作文700字09-13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妈妈作文700字01-03
描写猫的作文600字09-20
浙江湖州2017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8月14日至9月22日02-01
一个“炎热的背影”作文500字10-05